奥凯是个小公司,要想和大的国有企业竞争,没有特色、没有品牌就等于没有竞争力。奥凯未来的发展应该是靠高质量的服务品牌来引导。
半年前,曾因内部股东矛盾而陷入泥潭、负债累累的奥凯挣扎在生存还是死亡的边缘。临危之际,大田集团接盘,收购奥凯航空100%股权。随后,奥凯引资输血,还清债务,新进飞机,渐入佳境。9月14日,刚刚从北欧出差回国的大田集团董事长王树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首次向外界详述“新奥凯”半年间的变革之路,并呈献“新奥凯”未来的发展路线图。
年底公司实现盈利
收购奥凯之初,王树生曾表示,“奥凯在别人手里可能一塌糊涂,在我手里会变成宝贝。”半年之后,奥凯“健康”状况如何?“对于公司来讲,老奥凯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是新奥凯时代。短短六个月时间,奥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个人还是给奥凯现在的健康状况打满分的。”王树生说。
今年上半年,包括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在内的国内四大航盈利总计超过92亿元。对于奥凯航空目前的盈利状况,王树生表示,奥凯到今年年底肯定可以实现盈利。在收购奥凯二个月之内,其所有债务就已经还清。随着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经营也逐渐步入正轨。截止到目前,大田集团已经向奥凯航空累计“输血”7亿元。
“奥凯此前深陷危机,问题完全出在股东身上,并不是管理团队的问题。”王树生表示,奥凯团队很优秀。大田集团接手奥凯之后,从原有组织架构到人员配置没有改动一兵一卒。
飞机数量翻番
有了大田集团输血再造,不再缺钱的奥凯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就是引进飞机,扩充机队规模。
“我们在航线网络布局上有规划,但现在规划还没有大规模实施,主要是受制于飞机数量。”王树生表示,如果奥凯今年所有飞机到位,公司会按照规划进行布局。目前,奥凯在天津、杭州分别拥有客、货运基地。下一步,还将在大连建一个客运基地,放置3-4架飞机。
截至目前,奥凯航空拥有4架波音737-800客机、1架737-800全货机以及2架新舟60支线飞机。到今年年底,奥凯计划再引进8架飞机,包括4架波音737-800客机、2架737-800货机以及2架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王树生介绍,4架波音737-800将分别在10月、12月到位。这样到年底奥凯波音737-800客机就可以达到8架。
在7月份举行的范堡罗航展上,奥凯还签订了购买10架新一代波音737-800飞机的合同。按照目录价格计算,10架飞机总价值超过8亿美元。据介绍,上述10架飞机将自2014年开始陆续交付使用。其中,2014年计划交付5架,2015年交付4架,2016年交付1架。
今年以来,天津航空、春秋航空等一批航空公司纷纷获批开通国际航线。王树生表示,国际航线也是航空公司的生命线之一,但现在首要任务是将机队运力、服务水平提高。
除了客运,王树生表示,奥凯计划将货运业务从公司剥离,成立专业的货运航空公司。“要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货运、客运要分家。”王树生表示,目前奥凯只有宁波-深圳一条往返货运航线,由快递公司包机。王树生表示,随着全新货机到位,未来将率先开通货运国际航线,同时还将组建公务机航空公司。
引进战略投资者
眼下,“自救”成功的奥凯计划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融资,将奥凯打造成股份制企业,最终实现上市。
王树生表示,目前包括天津在内的各地政府以及一些国外投资机构对入股奥凯航空都非常感兴趣。“已经接触了很多海外投资机构,”王树生表示,年内奥凯至少会引进一家战略投资者,也许是专业投资机构,但也不排除专业航空公司。王树生坦言,无论今后引进多少战略投资者,大田集团对于奥凯的持股比例一定会逐渐稀释,但是不会放弃控股权,“奥凯的最终目的是上市”。
目前,以国航为代表的国内四大航拥有强大的机队规模、密集的优质航线网络。面对竞争,王树生坚称奥凯要在服务上做得最好。“我对奥凯未来战略发展的定位就是做最优秀的航空公司,而不是靠规模取胜。”王树生透露,现在已经在美国培养了50名飞行员,并计划再招收50名飞行员前往美国学习,人才的引进要和飞机数量成正比,而且要根据市场需求定位和发展。
“奥凯是个小公司,要想和大的国有企业竞争,没有特色、没有品牌就等于没有竞争力。奥凯未来的发展应该是靠高质量的服务品牌来引导。”王树生说。
前景乐观向好
2009年,受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资金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的民营航空开始集体遭遇困境,先是东星航空有限公司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欠款危机,最终走向破产;鹰联航空有限公司同样因资金问题陷入运营困境,后被中国商飞、川航以及成都交投三方援手重组,后更名为“成都航空”。
尽管民营航空公司命运多舛,但王树生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十足乐观。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年旅客运输量达到1.92亿人次,2009年为2.3亿人次,2010年可能突破2.5亿人次。据民航总局预测,到2020年,中国年旅客运输量将达到7亿人次,到2030年达到13亿人次。“到2030年,如果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13亿人次,那也仅仅相当于美国现在的年旅客运输量。”王树生表示,航空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