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周伟东厂长作动员讲话。摄影:邓持
人们都羡慕成功者的辉煌,却很少有人关注成功者与平庸者为何不同。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习惯就像指南针,指引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而坏的习惯则为我们打开通向失败的大门。可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成功者追求卓越的关键。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湖南分公司飞机维修厂作为民航业内久负盛名的优秀维修单位,多年的维修管理工作让我们深知我们迫切需要的合格的机务人应该具备的特点:他并不需要比其他人更聪明,但是他必须成熟稳健、更具能力;他也并不一定要比周围的人更有天赋,但是他必须训练有素、技能纯熟;他也绝非一定要非比其它人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但是他必须更有效率、更具条理。而这些才能全都要用反复的教育、不断的磨炼,才能够让他们把规定变成习惯,从而把一个个懵懂的大学生变成合格的机务人。
随着近年来维修深度的不断加深,航班量的日益增加,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维修队伍中也有了大批青年员工的加入。新鲜血液的加入,能够带来活力,但也带来了隐患。因为年轻,他们在工作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于是造成南航湖南分公司飞机维修厂这个机务系统的标杆单位,在维护作风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下滑苗头!如若放任自流,长此以往,机务这块湖南公司的长板,就很有可能会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短板。以上种种客观条件和现状让我们痛感:工作者在工作中种种不良的维护习惯正是造成上述问题的罪魁祸首。然而,如果按照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培养方式,固然可以纠正他们的毛病,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机务人,但是这样需要的时间长,赶不上公司的发展壮大的步伐,因此必须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的路线。
经车间班子多次开会集中讨论,大家总结一下,认为车间人员年龄结构轻,是劣势,但也有其优点:现在的年轻人比之前辈来说,受过的基础教育更多更系统,接受新事物也更快;80后这个特殊的人群富有主见,有上进心,善于观察也乐于总结,同时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虽然说经验上有欠缺,想法不会那么全面,但是,只要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哪怕一人就查找一条漏洞,一人只提出一条建议,那爆发出来的能量也是不可小视的。因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实际出发,化劣势为优势,将手里的牌尽可能的打好,发挥出每个人的力量。
本着这个原则,南航湖南分公司飞机维修厂航一车间领导班子经讨论决定以“查找工作中影响安全的不良习惯”为主题,按照“湖南分公司的地面安全专项整顿活动”的要求,结合航线维护的工作实际,采用“头脑风暴”的新颖形式,以分队为单位,定期组织“查思想、严作风,查工作、严纪律”的自查自纠大讨论,旨在通过排查纠正实际工作中不良的维护习惯,来明是非、正风气。厂领导得知此事,也很赞同车间的观点,表示将全力支持车间的实践工作。
于是,今年4月9日上午,利用上班等待时间,第一次“头脑风暴”的安全整顿会议在维修厂会议室举行。会议由车间党支部书记邓持主持,厂长周伟东亲自到会并作了动员讲话,车间主任罗向阳和二分队全体参加了会议。因为毕竟这是第一次举行这样的会议,领导都在场,怕员工放不开,不能畅所欲言,以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简短的动员之后,周厂长和罗主任便离开会场。
会上,为了抛砖引玉,让大家打开话匣子,首先邓持书记为大家分析了近几年来行业内部发生的一系列不安全事件,阐述了不良的习惯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用事实让大家真正认识到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坏习惯所可能隐藏的巨大破坏力。接着,他又举出了我们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两个不良习惯,让大家讨论这种行为是否可取,是否会造成后果。于是会场里讨论的气氛逐渐上升,每位员工都开始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列出自己在工作中曾经发现的隐患和漏洞,或是举出自己曾经发现的不良工作作风。作为主持人,邓持书记从头到尾没有质疑,没有反对,对于与会成员提出的问题,不作点评,只是引导,牢牢把握好讨论的方向。把问题摆出来后,又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大家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最终结果出来令人欣慰,会议成效显著: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发言,总共罗列了七十几条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这是车间干部关着屋子都很难总结出来的成果!并且通过讨论,大家根据其在工作中出现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还对提出的问题逐项记录、讨论并且还制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激烈又不失轻松的氛围下,全体与会人员对平时工作中看似无关痛痒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与会人员都是一线工作者,比之从前由车间干部去发现问题再制定出规章制度解决问题,这样的讨论更具有针对性,效率也更高。同时,因为制度都是自己讨论制定出来的,因而比之从前的被动接受,员工们也有着更高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也就更强。
经过此次会议后,车间员工执行规章制度也更加严格,许多不良的工作习惯也得到了纠正。车间决定:这样的会议不定期,发现有苗头了就可以组织召开。无需车间干部组织,分队长也可以召开这种会议,充分发挥基层班子灵活机动、处理实时的特点,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如果会议讨论的结果有普遍意义,就在全车间甚至全厂范围内普及,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欣喜的发现,车间的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年轻同志的维护作风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许多好的习惯也逐渐养成,成长的步伐也就迈得更快,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敢放手让他们干,现在已经基本可以放心的把工作交到他们手中了。年轻人得到了锻炼,他们的被认同感和荣誉感也就得到了加强,工作积极性更高,车间的凝聚力和执行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根据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方案,重视分队作为基层管理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出一线员工的能量,让员工加入到管理决策中来,让规章制度成为员工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让优良的作风得到传承,在“头脑风暴”后让漏洞得到弥补,这些是我们这次管理实践得到的最大收获。
图2:与会组员积极讨论、分析工作中的不良行为习惯。摄影:邓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