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列表页面 团体标准页面

欢迎访问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官网。

新闻中心

旅客不是上帝,航空公司权益同样需要保护!(7-21)

2010-07-21 08:35:08
 民航资源网2010年7月20日消息:看到了川航地服员工被旅客推下楼的新闻。

  看到了那段航班延误海航地服员工给旅客下跪的视频,在视频中甚至还看到我认识的,许多年前曾经历过的感觉一下又回来。

  看到一篇专家的文章“我一再告诫我们的管理者和员工,作为服务的提供方,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和理由要求旅客理解我们(我们的不容易只可以向我们的上级反映,上级来理解我们),如果遇到理解我们的旅客,是我们的庆幸,如果旅客不能够理解我们,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而我们又必须理解旅客,理解旅客的感受(至于为什么,不是这里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如果可以,请来到我的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服务才能够避免麻烦,也才能够让旅客满意、让公司无忧,让自己心情愉快。”

  也看到网友激动的回复“请问老师,航班延误,我相信大部分航空公司的地服人员都会及时到现场给旅客解释,尤其是小面积的,个别航班延误时候,但是我还是希望,请您哪天有时间了,先别写您的那点理论了,到现场去看看,那些旅客理解吗?他们听你的解释吗?我们理解旅客,但是旅客理解我吗?”

  2004年一个原本善意的航班延误补偿指导意见,由此却引发了旅客和航空公司之间异常激烈的争端。每到延误,旅客砸机场、占跑道、冲安检、追打航空公司和机场地服人员,恶性事件屡屡发生。

  但是看看国外,看看欧洲,冰岛的火山灰已经折腾欧洲一个多月,欧洲境内和飞往欧洲的航线开开停停,涉及的旅客有四五百万,其中不乏中国旅客。没听说航空公司优待了旅客什么,等待火山灰延误的吃、住、转签、补票都得旅客自己掏银子,可也没听说有哪个旅客愤怒或砸机场啊。

  为什么会这样?什么地方出了错误?我们,中国民航,应该重新审视——旅客和航空公司之间的关系和定位。

  

  没有旅客就没有航空公司,旅客是航空公司的衣食父母。但是旅客是上帝吗?显然不是。旅客就是旅客。旅客的要求不都是合理的,即使是旅客的合理要求也不可能被全部满足。因为航空公司是企业,企业在商业活动中,任何服务都是有成本、有代价的。企业需要成本负担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还需要合理的利润空间,这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行业良性发展的前提。

  在航空运输中不只是旅客有权益,航空公司也有,而且有权益就必须得到保障。

  航空公司是航空运输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航空公司的兴衰直接影响整个航空运输产业的兴衰。同时航空运输是公共运输,航空运输在社会经济活动和旅客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旅客、航空公司和航空运输行业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牺牲航空企业的利益,牺牲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最终也会影响旅客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现在出现的旅客和航空公司的问题,和中国的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上的做法有关,王疆民说:“上世纪九十年代,航空公司简单地理解给顾客更多的‘优惠’和‘实惠’就是‘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在遇到诸如航班晚点、延误和取消的时候,不加区分原因和责任,对旅客一律都是先‘安抚’,安抚不了就给钱‘补偿’,或者提供食住行安排。初期这些办法还是比较有效果的,旅客还乐于接受,由于各航空公司对这类额外的‘服务项目’没有一定之规,更没有监管,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旅客滋事闹事,不按时登机等情况屡屡出现,由此也造成航空公司的成本不断增加。”

  正是中国的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处理上的错误做法,不敢鲜明地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不敢说出自己的权益,造成公众只知道航空公司有责任,不知道航空公司有权益。

  航空公司一味地退让息事宁人,更使得旅客形成这样一个思维定式:不闹不补偿;小闹,少补偿;旅客大闹,多补偿。

  航空公司一味地退让还造成另外严重一个后果:整个社会公众和旅客在航班延误时,全体法律意识失意。

  天天遇到堵车,没见到那个乘客遇到堵车,敢把出租车司机暴打一顿,甚至把出租车砸了。为什么不敢?谁都知道这是要支付法律和经济责任的。但是旅客为什么就敢在航班延误时砸机场、占跑道、冲安检、追打航空公司和机场地服人员?就是因为航空旅客权益被过分无限放大,只要说是旅客维权,不论旅客如何行为,他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微乎其微(顶多行政拘留几天),而经济责任根本没有。

  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中国的航空公司敢通过法律途径向旅客讨还,因霸机、拒绝登机等旅客行为造成的航空公司经济损失,更别提维护员工的尊严和利益。

  

  在旅客和航空公司尚未在什么是航空公司法律定义下的基本责任,什么是旅客的基本权益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航空公司所做的任何增值服务都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旅客和航空公司的基本概念完全不同,所以航空公司认为是提供超值服务,锦上添花,旅客认为是应得应份并且还远远不够。

  旅客正当的权益应当维护,但是旅客也应该履行旅客的责任义务,旅客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能以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为代价,旅客争取、主张自己的权益的行为应该是合理、合法、理性的。

  是时候了,整个中国民航应该有勇气正视并大声说出这样一个事实: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10-84250248
010-84250248
camac@camac.org.cn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西里28号英特公寓B座18B
邮编:100028
    Copyright © 2015 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 1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