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延误来临时 面对刁蛮旅客要敢于说“NO”(7-28)
2010-07-28 09:29:20
最近坐火车回家,旁边座上的几个旅客在闲聊。其中一位旅客不无感慨地说:“现在出门还是坐飞机划算。只要航班一延误,吃的住的都有人管,走的时候再找点茬,航空公司还得赔钱,算下来等于白坐。”听了这话,作为在民航工作近20年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笔者也曾从事过6年地面服务工作,火车上这位的心态虽然不是普遍,但很有代表性。在航班延误后,就开始有旅客挑头借机闹事,粗暴者打骂工作人员,毁坏设施设备;文明者(姑且一说)满口的仁义道德,口口声声说不是为了“钱”(补偿),但当航空公司答应补偿而且旅客接受了以后,便会风平浪静。此类事件的一再发生,就会使旅客产生惯性思维:航班延误就要借机闹事,这样才能得到补偿。
其实,依据相关规定,天气、航空管制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没有补偿的责任。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有的公司不论哪种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只要旅客闹事,也不管旅客有理无理,为了息事宁人,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另一方面还进行经济补偿,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旅客的歪风邪气。因此,笔者认为,对旅客的无理要求航空公司要敢于说“不”,坚决抵制无理取闹的行为,铲除恶性事件滋生蔓延的土壤,以维护公司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员工的尊严。
怎样才能有理有据的说“不”呢?作为航空公司,要在员工中倡导“人格平等”的理念,坚决支持工作人员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于旅客明显侮辱工作人员人格的言行予以坚决的制止,甚至扭送公安机关。在此基础上,作为工作人员要把握现场的局势,灵活处理问题,说好这个不。这就要求现场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要高,既要精通民航运输业务知识,还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规定,必须掌握沟通交流的艺术,不能简单的拒绝,要依法依据的向旅客说明不能接受他们要求的原因,也就是说要讲道理,不能信口开河,授人以把柄。同时,作为维护机场治安的公安机关,也要对殴打工作人员、毁坏公共设施、占机罢机的行为予以坚决的制止,该警告的警告,该治安拘留的拘留,以更好地保证机场正常的运输秩序。而作为旅客,一定要明白不管乘坐那种交通工作,都有延误的风险,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要借机闹事,使事态进一步扩大,更不要无理拒绝登机下机,因为这样只能人为地造成延误的时间更长,对航空公司和旅客都无益处。因此,笔者在此呼吁广大旅客给予航空公司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保证航班延误善后工作顺利开展,尽量缩短延误的时间,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