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附件修理的精益化生产(7-28)
2010-07-28 10:59:18
精益生产(lean)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丰田公司,该生产方式在丰田成功的道路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精益生产方式已在制造业中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且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民航产业发展迅速,各大航空公司以增加运力为主,兼并小航空公司模式为辅。2008年以来,中国民航开始遭遇燃油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民航效益日见低下;导致2008年中国民航业亏损上百亿元。所以,向管理要效益,改变过去那种靠资金不断投入、粗放型的效益增长模式已势在必然。
技术革新可以给企业带来量的变化,精益的生产方式则带来了质的飞跃。精益理论和现在附件修理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可切实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提高,促进安全生产等益处。
一、 精益生产方式可切实地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前提是必须降低在维修过程中的浪费,摒弃落后的想法、方式、基准。管理者必须到现场、看现象、掌握现象。随着基地所执管飞机数量的增加,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满足基地发展的需要。目前,附件修理中主要存在的浪费是停工待料或者是停机待料。需要重新优化维修流程,让生产效率逐步提高,如调整航材领料时间,避免高峰时间领用,将工具箱分配到个人保管,节省待料和领取工具时间。同时协调质量探伤和航材部门,做到均衡化、协调化生产,消除部门之间待修件周转时间的浪费,共同做好精益化生产。
二、精益生产方式切实提高了资金利用率。航空维修业属于高投入行业,降低航材库存是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必然措施,所以降库存是相关修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附件修理而言,能比较精确地估算到未来一个时间段的航材用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刹车毂、机轮均属于视情更换,目前根本无法做到航材的定量。但可通过分析刹车和机轮可用的平均起落次数,实时跟踪到每架飞机的机轮和刹车使用情况,可以比较精确估算到每架飞机的机轮和刹车的修理航材数据,这便可实现航材定量订货。同时,附件修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维修人员工作安排,使其用最少的资金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三、精益生产方式可切实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是民航维修企业的生命线,精益生产方式中的质量管理是保证企业精益运行的基础。在附件修理的过程中,每位维修员对自己所进行的维修工作都有否决权。精益生产方式要求当出现质量问题时,维修员要在第一时间停止维修工作,同时通知车间值班领导,直到解决问题后方可恢复生产。同时,车间管理者不断深入现场找出各类问题的根源,而且须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将修理流程、工艺操作等标准化,以便让维修员在更容易、更方便的状态下去进行维修工作,对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维修质量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