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刘珊 实习生曾伟龙)3名发烧友造了一架水上飞机,前日试飞时受阻(本报昨日报道)。昨日,民航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运输处处长李卓明特地来到其中一名发烧友杜红卫的住处,告知其飞行的要求——向空管部门申请,并到民航管理部门登记。
由于试飞受阻,杜红卫只能将飞机拆成3块,拖回到家中。看到记者,满脸遗憾的杜红卫说,这已是他们制造的第三架飞机了。2008年2月,他和陈龙、丁旭坤做好了第一架飞机,检测时因安全性能跟预期存在较大差距而放弃了。当年5月,同时进行第二架和第三架飞机的制作。“第二架以物换物送给了圈子里的朋友,现在只剩下这个宝贝。虽然每天在外面晒太阳造飞机,不吃不喝也喜欢。”
看到杜红卫的热情劲,李卓明提醒,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不少人开始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仅武汉地区就有不少飞机发烧友自造飞机(本报曾报道农民自造土飞机)。但这些飞机几无科技含量,不存在创新,也没有任何的安全保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操控装置性能不好,一旦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除影响自身安全之外,也影响公共安全。”
除了造“土飞机”外,目前还有不少发烧友迷上动力伞、三角翼等运动,对此,该局运输处主任科员刘军介绍,除要有相关技术要求和驾驶培训外,必须成立航空俱乐部,通过民航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