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是一对被南航珠海公司机组人员劝说下放弃乘机的旅客。是日,旅客正随着舒缓的音乐有序地登机,乘务长赵萍在人群中看到一张略微憔悴的面孔:这是一位女士,敞开的衣领口露出厚厚一层纱布,搀扶着她的是一位中年男士,她急忙将他俩礼貌地拦下:"两位请留步,请问女士是不是身体不适?"男士介绍说太太13天前刚刚做过心脏房缺手术,不过医生说乘机绝对没有问题。赵萍不禁皱起眉,暗暗思索:十几天前做过开胸的大手术,伤口一定还没有完全愈合,万一飞机在空中失压,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儿,她委婉地提醒他们:"先生,您太太做的是大手术,现在身体还非常虚弱,最好多休息一段时间再远行。"然而,他俩却执意向座位上走去。赵萍只好把情况报告了机长。
很快,机长通知了地面工作人员上机劝说这两位旅客下机。因为,运行手册有严格的规定:严重病患者必须提供医生在航班起飞前96-48小时出具的书面医疗证明。
这两位旅客不但没有医生出具的证明,也非常不愿意改签航班,而且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自愿承担后果也依然要劝说他俩下机,甚至主动向机组人员提出写免责承诺书。最终,在机组人员的耐心劝说下,这对旅客才同意跟随地面工作人员下机。
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机组人员为什么要劝说这对旅客下机呢?航空医学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动过手术后,患部的复元程度不一,最好避免搭乘飞机以防万一;尤其是易受气压降低而导致体腔内膨胀的疾病,如近期做过胃肠道手术及胸腔手术后不到20天者。上面提及的女旅客实施心脏房缺手术才13天,乘机风险极大。机组果断劝其下机,完全正确,是对旅客安全的负责任的行为。
链接
记者从民航相关部门了解到,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成人陪伴儿童、病残旅客、孕妇、盲人、聋人或犯人等特殊旅客,只有在符合承运人规定的条件下经承运人预先同意并在必要时做出安排后方予载运。
对此,航空公司提醒广大市民,对乘机过程中的健康问题不能忽视,否则会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空中轻度缺氧,可能使心血管病人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及严重高血压病人,不宜乘飞机。
2、脑血管病人。如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这类病人,由于飞机起降的轰鸣、震动及缺氧等,可使病情加重,禁止乘飞机。
3、精神病患者。因航空气氛容易诱发疾病急性发作,故不宜乘飞机。
4、传染性疾病患者。在国家规定的隔离期内,不能乘坐飞机。
5、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因不适应环境,如果有气胸、肺大炮等,飞行途中可能因气体膨胀而加重病情。
6、做过胃肠手术的病人,一般在手术十天内不能乘坐飞机。消化道出血病人要在出血停止三周后才能乘飞机。
7、严重贫血的病人。血红蛋白量水平在50克/升以下者,不宜乘飞机。
8、耳鼻疾病患者。耳鼻有急性渗出性炎症,及近期做过中耳手术的病人,不宜空中旅行。
9、临近产期的孕妇。由于空中气压的变化,可能致胎儿提早分娩,尤其是妊娠35周后的孕妇,更不宜乘飞机。